- 當前位置:主頁 > 績效考核方案設計與實施 >
-
1.26 “共同參與”式
- 發布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18-03-16 11:27
-
第一章 企業管理現狀
第三節 績效管理幾種典型模式“共同參與”式
在績效管理實踐中,“共同參與”式績效管理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中比較常見,這些組織的顯著特征是崇尚團隊精神,公司變革動力不足,公司領導往往從穩定發展的角度看問題,不愿冒太大風險。“共同參與”式績效管理有三個顯著特征:一是績效考核指標比較寬泛,缺少定量硬性指標,這給考核者留出了很大余地;二是崇尚360度考核,上級、下級、平級和自我都要進行評價,而且自我評價往往占有比較大的權重;三是績效考核結果與薪酬發放聯系不緊密,績效考核工作不會受到大家的極力抵制。表1-8是某國有房地產公司對部門中層領導的考核表。
表1-8 某國有房地產公司對部門中層管理人員考核表
“共同參與”式績效管理對提高工作質量以及團隊精神的養成,是有積極作用的,可以維系組織穩定的協作關系,約束個人的不良行為,督促個人完成各自任務,以便完成團隊的整體工作。在以績效提升為主要目標、團隊協作為主要特征的組織中,是適用的。但這種績效管理有其適用范圍,如果采用不當會帶來嚴重負面效果,主要表現在:
第一、大部分考核指標不需要過多的考核信息,一般被考核者根據自己的印象就能打分,考核隨意性較大,人情分現象嚴重,容易出現“有意識的誤差”和“無意識的誤差”。
第二、在自我評價占有太大份量的情況下,由人的本性決定,在涉及個人利益關系時,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可能公正、客觀,“吃虧”的往往是“實在人”。
第三、這種評價一般與薪酬聯系不太緊密,薪酬的激勵作用有限。
第四、表面的和諧氛圍,實則是對創新能力的扼殺,這對創新要求高的組織是非常致命的。往往最終結果是,最有思想、最有潛力的員工要么被迫離開組織,要么被組織同化而不再富有創造力。
更多知識請閱讀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《薪酬設計與績效考核全案》(修訂版)(第1版8次印刷,修訂版10余次印刷)
- 上一篇:1.25 “檢查評比”式 下一篇:1.27 “自我管理”式